| 
 
百姓学中医,落脚生活中,
 
针对常见病,先会辨别法,
 
再学论治法,阶段共有四,
 
预防为其一,治疗为其二,
 
康复为其三,潜能为其四,
 
贯穿主线条,医理为支撑。
   
感冒最常见,秋冬最为多,
 
风寒邪最重,前兆可有六,
 
一为鼻窍塞,瘙痒或喷嚏,
 
二为下极闭,少便或无便,
 
三为食欲差,饮食无滋味,
 
四为嗓子痛,言语不流利,
 
五为偏头疼,疼痛阵阵发,
 
六为感疲倦,懒惰不愿动。
   
前兆若显现,预防法有七,
 
一则多喝水,循环清垃圾,
 
二则板蓝根,具有通便效,
 
三则清饮食,少吃高热物,
 
四则通鼻窍,上下四迎香,
 
五则多休息,静养少运动,
 
六则调阳气,甩手与梳头。
   
风寒邪太盛,预防不见效,
 
治疗先检查,是否有病毒,
 
按六经辨证,分清风寒热,
 
病毒性感冒,组方十味药,
 
连翘与黄芩,泽泻紫苏叶,
 
茯苓与甘草,芦根和竹叶,
 
苏梗与霍梗,风寒性感冒,
 
畏寒流清涕,可服冲剂也,
 
风热性感冒,同仁清心丸,
 
祛热又息风,同时多喝水,
 
勤梳七条经。
  | 
				
 | 
				
					 
 
感冒烧退后,转入康复期,
 
不食高热物,肥甘久炙品,
 
否则易复发,医理很深奥,
 
同时多休息,不妄作劳伤。
   
增强体素质,潜能要开发,
 
六淫抗力强,不易生感冒,
 
内经讲养生,诀窍有三个,
 
一者心态平,情志调适中,
 
二者节饮食,需按时量味,
 
三者重起居,睡觉讲时辰。
   
感冒平常病,医理很深奥,
 
肺大肠为主,关联脾肾心,
 
生克循环中,气机与气化,
 
辨证之过程,八纲辨证先,
 
阴阳寒热分,脏腑辨证后,
 
风寒束肺者,风寒感冒也,
 
风热犯肺者,风热感冒也,
 
最后辨六经,断定传变势。
 
 |